在
市政园林施工过程中,需从设计、材料、施工工艺、安全、环境适应性及验收维护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把控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
一、设计阶段注意事项
确保设计图纸与现场地形相符:施工前必须进行1:1实景测绘,重点复核标高、坡度、保留物位置,发现偏差超过5cm时需调整设计。
规避地下管线风险:开工前联系市政部门获取管线图纸,探明地下水电、燃气等设施位置,开挖前人工探挖确认。
优化植物配置方案:避免密植高维护植物(如造型松柏),优先选择耐旱、抗病虫害的本地树种(如栾树、乌桕),降低后期养护成本。
二、材料与施工管理注意事项
严格把控材料质量:
石材采购要求厂家提供小样,现场铺贴前制作1:1样板墙,确认颜色、纹理一致后再批量采购。
透水砖铺设需确保基层夯实并涂刷粘结剂,铺设时每块砖按压到位,24小时内禁止踩踏。
混凝土浇筑控制水灰比(建议0.4-0.5),振捣密实后覆盖塑料膜养护≥7天,冬季添加早强剂。
规范苗木运输与种植:
选择本地苗圃或提前3天起苗,运输时根部蘸泥浆并用保湿袋包裹,到场后立即定植。
苗木吊装时使用合格起重设备和吊具,设专人指挥,作业人员站在安全位置,严禁在吊物下方停留或穿行。
高大苗木种植后及时搭设支撑,支撑牢固稳定,支撑点包裹保护,避免损伤树干。
三、施工工艺注意事项
精准测量放线:采用经纬仪、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放,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,从场地平整、园林小品定位、基层施工到面层铺装等,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放样,确保各种绿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。
处理土地与排水:
对于地势一定的坡度地块,清理完原有地表上的碎石、杂草等杂物后,使用仪器采集原地表的高程,根据设计高程及置换土方的要求,确定各区域内的挖填土范围,并根据土方计算法测算出挖填土方工程量。
绿地内适当深处铺设排水透水软管,各区域的绿化灌溉由给水管接入指定位置,并加配洒水栓进行灌溉。
规范水电安装:
给排水系统、照明系统、音响系统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符合设计要求,确保使用功能正常。
管道敷设前查明地下管线走向,避免挖断现有管线,沟槽开挖符合土方作业安全要求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: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,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di一责任人,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巡查和监督。
加强安全教育培训:对所有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,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、安全操作规程、本项目危险源及防范措施、应急处理等,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。
设置安全防护设施:施工现场设置连续、封闭的围挡,高度符合规定,并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、标牌,配备足够数量且有效的消防器材。
规范机械操作: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(如挖掘机、装载机、吊车、切割机、搅拌机等)必须性能完好,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,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。
五、环境适应性注意事项
考虑植物耐寒性:不同植物对寒冷、炎热等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,包括土壤的pH值、土壤密度、湿度、荫蔽和曝光度等,选择植物时要确保其能适应种植区域的环境。
应对季节性施工风险:
夏季高温时避开10:00-15:00浇筑混凝土,添加缓凝剂,覆盖遮阳网降低表面温度。
冬季时对不耐寒植物(如紫叶李)搭设保温棚,土壤封冻前浇透防冻水,树干缠绕保温棉。
六、验收与维护注意事项
组织联合验收:竣工验收时组织五方责任主体(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、设计单位、勘察单位)联合验收,重点检查隐蔽工程(如盲管铺设)、功能性设施(如座椅承重)。
建立养护档案:项目交付使用后,进行后期养护和维护工作,包括植物修剪、病虫害防治、设施维修等,建立养护档案,记录养护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,为后续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。